由包商公司派駐龍門電廠的張浯光經理
對於質疑工程師專業的流言蜚語
深為核四抱屈
張浯光經理與龍門的緣分,起源於任職核四包商中鼎公司期間負責核電廠冷凝、除礦水槽配管工作,及爾後的ASME配管安檢工作。他於大華工專機械科畢業後,進入機械工程公司服務,曾協助過核二、核三、中鋼、中油等單位的配管工作。十二年的核電廠經驗讓他對目前的工作深感驕傲。「我們的檢驗員都很嚴謹負責。」「我們絕不會做出….危害我們自己所生活的這塊土地的事情。」談到在核四的工作,張經理精神抖擻,眼神煥發強烈的情感。
投注全副心力於工作,無心也無力爭辯不實流言
「任何事物都有安全風險。每年有那麼多車禍,有人在說禁止開車嗎?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將風險降到最低。」想到外界對電廠不合理的揣測挑剔,張經理始終堅信只要加強安檢及管控,電廠絕對安全無虞。「我們的海嘯牆至少12米高。人家問我如果有更高的海嘯怎麼辦,我說屆時你還會擔心核電廠怎樣嗎。」
「我是施作者,我最清楚自己做的東西,我對品質當然有把握。」對於外界人士的道聽塗說,張經理不諱言不害怕讓反核者旁觀工作實況,將可疑處一件一件挑出來檢視詢問。他疑惑反核者似乎不清楚在反對些什麼,「別人有權利為反對而反對,而我們還是在這裡把事情做好。」再怎麼給予專業性解釋,仍卸除不了許多人對核電的過度恐懼。
支持核四寡不敵眾,秉持尊嚴昂首謝幕
「虎頭蛇尾是做工程最大的致命傷!」張經理認為政府對於核四應堅持到底,而非順從非理性的民意,輕易讓如此浩大複雜且佔民生、工商及科技業高度重要性之國家建設付諸流水。「希望至少能等到二號機完成再行封存。」他以為將核四完成並使之供電,不僅是所有核四員工及包商的心願,更會記錄下台灣能源成就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筆。
「公司從停工到復工賠了不少錢,依然不願放棄。」張經理表示核四是他所見識過對工程品質管控最嚴格的單位。其實多數核四的包商公司做工程快又好,但經常因核四工程師吹毛求疵,加上原能會三不五時突襲,為求符合高標準的要求,許多原預計於專案時程結束前確認無問題的部分得一改再改,也因此他所任職的公司付出了比預期還多的成本,「慢工出細活」是張經理對核四的評價。
「就像生小孩,生到一半,孩子夭折了。」對於面臨封存的電廠,他心情猶如面對嘔心瀝血完成卻只能塵封的作品,令人扼腕。
「其實做這個沒甚麼賺頭,又很辛苦,外面沒幾間公司敢隨便接核四的工作,」但他笑說,在辛苦的過程中漸漸築構了一份職場生涯中前所未有的理想,以及與工程師、工人們互動而建立的濃情厚誼,都是他在明年退休前,最難得也最值得回憶的禮物。「如今能做的,就是繼續把該做的做好。」張經理安慰自己,他將核四當作一個自己呵護哺育的孩子,即便再多人嫌棄,他與同仁相信自己的孩子有一百分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