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當來到東北角旅遊

延著台2線往宜蘭方向前進

總會經過新北市最大的漁村--澳底

這裡讓大家記住的不只是新鮮豐美的海產

還有這兒的人文歷史與宗教信仰---台灣最東的天后宮"澳底仁和宮"

 

 

在這個以漁農業為主的地方

媽祖娘娘是與人民關係最密切的神祇

澳底仁和宮

成了在地人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長年守護這東北角最大的漁村

 

每年農曆三月的媽祖誕辰

不只台灣其他地區,也是此地最重要的民間宗教慶典

所有的在外遊子都會回鄉團聚

共同為慶典做準備

各地迎媽祖的活動內容不盡相同

以澳底仁和宮為主的系統

固定每年農曆三月會迎請關渡宮的「二媽」前來作客

從仁和宮出發,相繼迎請至各地區後,最後再回到仁和宮,使完成整個「迎媽祖」作客行程

「迎媽祖」完整作客行程

16、17日「二媽」迎至澳底仁和宮 --> 18日抵貢寮雞母嶺 --> 19日請至貢寮蚊子坑 --> 20日前往宜蘭萊萊 --> 回到澳底仁和宮

 

00_IMG_0132    

藝人蔡昌憲也返鄉參與迎媽祖活動。

IMG_0204 

 

IMG_0222  

 

「迎媽祖」時舉辦的一系列活動也是慶典的重頭戲

1.分火儀式

過往

仁和宮會前往九份金瓜石附近的金字碑山頂

靜候良辰吉時到來,舉行分火儀式

乩童會燃香持咒並升火,再引此火回本廟,開始後續的慶典活動

在傳統中,分火即意味著分神明的靈力,以期擷取大廟或祖廟的香火,讓自己廟宇的香火更旺盛

而這也是為慶典拉開序幕的活動。

 

2.遶境

慶典活動的第一波高潮

大夥聚集在廟前廣場,待神明指示時辰到後

出巡的神轎便一一出發,此時家家戶戶的人都會持香站在家門前等待遶境隊伍經過

四起的鞭炮聲震耳欲聾

一個個精心裝扮的天兵天將踏步在煙霧中

彷彿騰雲駕霧而來,為媽祖娘娘當開路引導先鋒

緊接著登場的是鼓隊和樂隊以及熱鬧十足的電子花車

不分男女老幼(連小學生也踴躍參與呢)

共同用充滿生命熱情的樂音表達歡迎媽祖娘娘來到的喜悅

最後登場的是載著一尊尊神像的小貨車

車上的神明用和善睿智的眼光看顧著信奉祂的子民

每個人將自己手中的香火與神轎的香火交換

藉由「換香」,希望將神明的靈力請回家中,保佑闔家平安。

    

 IMGL1829.jpg-0    

「換香」,透過與神明香火的交換,求得全家平安順利。

IMG_0796.jpg-000   

IMG_0150  

 

3.過火

過火儀式屬第二波的高潮

隨著人潮越聚越多,現場情緒也越顯高昂

有些神轎會在場邊按耐不住的先行「跑場」,引得群眾驚呼聲此起彼落

當爐主持香領眾旗幟繞場並率先捧媽祖娘娘神像衝過火堆後,過火活動正式開跑

一個接一個過火的神轎彷彿陷入了近乎忘我的狂熱中,不停的上下跳動、旋轉

有人因腿軟而癱下,但馬上會有人上前補位

意猶未盡時,過一次、兩次、甚至三次火的神轎都有

而有些人會趁隙鑽入神轎與火堆之間

只為親身體驗那空氣中的熱度與虔誠擁抱信仰的那份熱情。

過火,是為了消除晦氣與增加神明的靈力

當所有的神轎都完成了過火,則意味活動也漸入尾聲了

火堆前有人默默的禱告;也有人拿出小袋子裝些餘燼,帶回去保平安。

IMGL1863.jpg-0 

IMGL1865.jpg-0    

IMGL1787.jpg-000  

 

身為貢寮在地的好鄰居

每一次可以敦親睦鄰的活動

台電員工皆是熱情參與,從不缺席

對外本著友愛鄰里的精神,真誠付出

對內不論面對的是自身的工作責任還是眼前的挑戰

也都是盡力完成任務

經歷了停建、復建等重重難關

在所有參與人員的兢業努力下,現在進度已達95.7%,接近完工

對在這努力的人們而言

這裡不只是工作的地方也像是另一個家鄉

為了讓鄉親們安心,拉近外界與此處的距離

所有在此地努力不懈的人是不會停下腳步的。

 

00_IMGL2131.jpg-0.jpg-1  

IMGL2147.jpg-0  

 

 

澳底仁和宮小知識

從清道光初年創廟至今

已經過了逾170個春夏秋冬的輪轉

其宮廟建築屬華南式

飛簷翹翅,飾以青龍或彩鳳,此建築型態較為精緻華麗

而再細看

雖是採單簷硬山式的造型

也仍不失其瑰麗之姿

roof  

 

肇建的緣由,也頗富傳奇色彩

清宣宗道光年間(約西元1821~1850)

福建漢族陸續移民來此地開墾,與當地的平埔族原住民相處融洽

相傳某一日

居民與新埔平埔族婦女數人在火炎山麓海岸撿拾貝殼海產時

驟然發現岩隙間有一木雕神像,整尊神貌完好

當時將神尊恭敬捧出後即送至澳底土地公廟奉祀(今尊稱為大媽)

媽祖降臨本鄉的消息傳出後,附近民眾聞訊蜂擁而至,焚香膜拜祈禱

由於天后媽祖神靈有感,故信徒與日俱增。

清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

信眾感恩媽祖有恩本地,祭祀於土地公廟偏狹神明,備感不敬

遂發起建廟之議與捐獻

並蒙媽祖諭示命名為「仁和宮」,同時增祀二媽、三媽。

隨後於清德宗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再次改建,置鎮媽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北角樂園 的頭像
    東北角樂園

    東北角樂園

    東北角樂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