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進步
就是為了帶給人們更安全、更便利的生活
這也是人們對生活中的所需所用一直在尋求更佳設計的理由
隨著核能議題的發燒
各界對龍門電廠(核四)的建廠設計
始終抱持著高度的關心
一路以來
台電和電廠方面
在建設與維護上
秉著"以追求進步的精神與方法,來達成保障安全這個目標"
從硬體設備、系統介面整合、品質控管,甚至工作流程
皆有嚴謹的規劃及完善的制度
在硬體方面
大眾普遍在意耗時過長的建廠歷程
設備是否仍能維持正常功能
對此
核四廠早已實行比照運轉中電廠的規格來進行倉儲管理與維護保養
確保設備與管線的狀況始終維持在良好的狀態
這當然也包含了安裝前的鏽蝕狀況檢查與處理
而建購時改用較新型的"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
主要優點有二:
一、分散式光纖網路
這是類似商用客機的電腦全自動飛行控制系統
用此系統概念進行電廠操作與控制時
若遇機組因故急停
可由電腦全自動操作,排除人為干預所可能產生的錯誤
二、採用爐內泵設計
改良後的反應爐內循環水系統
減少反應爐外部的循環管路,提升安全性
即使發生極為罕見的反應爐失水事故時
仍可確保燃料不破損、放射性氣體不外洩
再搭配龍門電廠(核四廠)的生水池重力注水及三套獨立且位於防火區塊內的緊急安全注水系統
使得爐心熔損率較傳統核電廠降低了10倍
系統軟體部份
則引進標竿學習系統:維護管理電腦化(MMCS)及美國維護法規(MR)
前者是為了讓品質人員更有效率、更便利的進行品保作業
以確保維修品質,維持設備在最佳狀態
系統特色
而後者是一套用來監測設備維護成效的機制
此套系統建立完成後能獲得以下幾點成效:
1.可掌握重要安全系統性能狀況,確保維護作業的成效,進而提升了設備可靠度及減少降載或停機的機率
大幅的增加機組安全度。
2.做為擴大線上維修管制的基礎,在維修項目的調度上,能有效率的安排將部份的大修工作項目
從大修階段移到機組運轉中執行,此舉不只降低大修期間人力物力的負荷,提高了大修品質也縮短了
大修的工期,使發電績效提升。
從制度面、執行面著手進行系統化的掌控
有效率和效能的達成電廠軟硬體的維護
確保了核安也將龍門電廠往順利運轉的目標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