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張張照片 記錄一步一腳印的果實
每顆果實都蘊含許多為台灣土地打拼的故事…
民國68年雖然美國發生三哩島事件,但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當時政府政策希望能引進核電廠設計,自行研製核四廠的電廠主體。
68年核四廠原始地貌
75年民進黨成立,在黨綱明列「反核」的主張,民國76年,政府宣布解除戒嚴令後,台灣各式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加上蘇聯發生車諾比事件,反核運動成了街頭遊行常見的景觀。最晚起步的核四廠成了反核人士的標靶,註定「核四」由公共政策變為高度敏感的政治議題的宿命。
89年10月行政院長張俊雄率內閣,召開記者會宣布停止興建核四
90年1月15日宣佈即日起復工
89年政黨輪替後,核四興廢成為焦點。台電公司秉持專業,在全公司動員情況下,全面提供詳實的評估數據供政府決策參考。89年10月政府宣布停建後,工地同仁立即展現專業,辦理相關解約程序,三個月後,材料、合約尚未整理就緒,行政院又再宣佈即日起復工。廠商解約後,或再續約,或重新招標,原先計畫的合理工序大幅變化,艱辛路途,只能勇敢面對,積極成立核四廠投入更多優秀人力,以一步一腳印方式:面對問題,紀錄問題,解決問題,追蹤至結案的精神與作為,來克服停建艱辛,以完成161kv加壓的工程里程碑為例子:
96年7月15日完成161kv加壓里程碑,確認所有參數正常後,控制室響起熱烈掌聲,所有工作人員歡喜見證
龍門工地同仁攜手合作,以事先界定各工程界面範疇,在外界放大鏡檢視下,克服工程亂度,逐一達成工程里程碑, 96年7月15日是核龍門計畫工程史上重要的日子, 161KV開關場順利加壓代表龍門計畫工程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在工程進度管理上具有積極的指標意義,兩天緊湊繁複的作業過程,值班同仁按部就班依循程序書逐步完成,工具箱會議、自我查證、三向溝通、雙重確認等人員作業疏失防範措施動作確實,毫不含糊,整個作業過程零失誤,證明了大家有心也有能力做到,更確立了核四廠未來執行汽機廠房管路施工、管路沖洗、安裝後試驗、試運轉測試、起動測試等工作的標準作業模式。
103年4月28日國際記者會宣布龍門電廠(核四廠)「壹號機不施工、只安檢,安檢後封存;貳號機全部停工」的政策
「不論政策如何改變,要做!就把事情做到最好!」 這一直是龍門電廠全體同仁的一貫理念,也因此在短時間內,大家重拾信心,繼續完成安檢及其他測試;即使封存在即,也會確保電廠的安全。而龍門發電廠「封存與停工」不是「停建」是為啟封作好準備,希望為下一代保留選擇的空間。
面對封存,龍門核能發電廠萬般不捨,但將持續發揮專業,作好封存,為台灣留下一個選擇的空間,為揮灑而留白,為重生而蹲伏,為啟封作好準備。當初堅持的勇氣 將化作理想 成為等待黎明的重生力量。
更多故事,歡迎來龍門故事館品嚐…
聯絡電話:(02)23668501 李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