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我們都有那份心

為自己的無知尋找答案解惑

那是否就能不再受外界紛擾的聲音而左右了自己明辨是非的眼睛

 

2013年,美國知名導演Robert Stone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潘朵拉的承諾 (Pandora’s Promise)從環境保護的觀點出發,探討全球氣候變遷和能源使用的關係。導演實際走遍各大洲,拜訪多位環保人士,在經過親身體驗與事實探詢求證後,開始理解核能或許是面對大環境改變問題的一個解套方法。片中傳達一群環保與能源專家,以及導演本身,從過去的極端反核逐漸轉變成擁核者的心路歷程,娓娓道來的表現方式,不譁眾取寵,期望能以理性來導正民眾對於核能的迷惑與誤解。

 

我反核,但會不會我的恐慌一直是錯的呢?

這是導演在片頭即拋出的問題。這問題很有意思,因為它點出了一個很確定的事實:人們拒絕核能,是因為"害怕"核能會帶給我們傷害,但也留下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對的?還是錯的?

歷史上確實發生過幾次核災事件,但事件背後的真相,世人未必透徹了解;而目前最主要的仰賴能源"石化燃料"對我們生存環境帶來多大的衝擊,世人也未必意識。本片提及以下幾個大重點來描繪一個核心想法---核能或許是拯救地球避免環境浩劫的一個最有效途徑!!

地球暖化與環境變遷

影片中,導演利用全球氣溫變化的圖像資料,指明溫室效應已是一個擺在眼前的事實,而且罪魁禍首就是因燃燒化石燃料而排出的大量溫室氣體,其中,燃煤是最大的貢獻者;天然氣雖然排放量相對較少,但也佔了50~60%左右,據統計,自1996年到2005年間,平均溫度已增加攝氏0.6~0.9度,且仍持續上升中。世界經濟暨開發組織(OECD)在2012年發表了2050年全球環境概觀,其中全球溫度之上升預測圖(如下),可以看出某些地區可能會達到攝氏3度以上的升溫,暖化情形嚴重。

sshot-1  

全球暖化的效應之一,即是海洋的升溫。海水的溫度升高,使得颶風(颱風)在生成時所夾帶的水氣增多,颶風等級增高,威力也增加。影片中提及2012年強襲美國新澤西州及紐約市的珊迪颱風(Hurricane sandy)為例,這個第三級颶風估計造成美國及中南美洲各地超過650億美元的損失及奪走150條人命,並導致部分紐約市癱瘓。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極端氣候之出現,已是提醒我們該有所警覺,若是持續忽視,其異況再發生的機率和力度勢必會增加,而造成的人身財產的損失也會隨之增加。

sshot-2

 

能源的供需

全球持續追求民生改進,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其電力成長速度可想見是大幅的增長,換言之,就是對的需求量及消耗正加速地成長中,這樣的情況對於溫室效應及環境變遷是雪上加霜,故Michael Shellenberger在影片受訪中即指出,就算把全世界消耗最多的10億人口地區其使用的能源節省一半而提供給較落後國家使用,以現在能源使用的速率,到了2050年時,仍會比現在的消耗量至少成長到2~3倍,如何找到一個便宜、乾淨又穩定的能源,是全世界都需嚴肅面對的問題。英國石油公司(BP)2013年能源綜觀的統計(如下圖)中,顯示能源需求的趨勢,其中非OECD組織國家為所謂開發中國家,其能源的需求最為強烈,能源需求成長最大的為電力,BP也預測化石燃料仍是主要的能源供應來源

sshot-3

 

全球暖化的效應之一,對於環保人士所寄予厚望的風車及太陽能發電,影片中也顯示一大片的風車發電機因遇到沒有風力全部停擺的窘境,而太陽能發電則需要龐大的土地,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像美國擁有這麼大面積的土地可供使用,反之核能是一個可以提供24小時基載使用的電力

 

事故後的輻射效應

輻射無嗅無味,除非靠儀器偵測,因為看不見、摸不著,故讓人更易心生恐懼。片中Mark Lynas隨同導演Stone赴訪全球各地,包括車諾比核電廠及其附近疏散區域、福島核電廠及鄰近社區、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及高背景輻射的Guarapali海灘和行駛的飛機上。Lynas使用手持式蓋章偵測器來測量輻射的大小,其中除了鄰近福島反應爐及附近特定點的偵測值較高之外,其餘皆接近天然背景值(背景值依其特定地理位置而不同)。

目前,車諾比電廠附近區域,已有民眾不顧政府禁令而遷回居住,居民宣稱從未聽說有鄰居得到癌症的案例;此外,巴西Guarapali海灘的背景輻射可高達每小時30微西弗,比一般0.1~0.2微西弗高出許多,但巴西政府反而將此區域開發成觀光區,且亦無數據顯示本地區人們得到癌症的機率高於世界其他地區。而在機上測得輻射數據是每小時2.2微西弗,也較平地背景值為高。據估計,從美國東岸搭機往返西岸,相當於照了一次x光片,不過也未聽說有人因此而不搭飛機。即使有這麼多的證據可以說明,核能目前為止並未對人類造成巨大的毀滅性傷害,但受訪的日本地區民眾表示,就算測得的輻射數據僅約0.1微西弗,民眾仍選擇減少戶外活動時間,由此足見面對輻射,人民心理上受到的威脅害怕遠大於其對人體的實質影響。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UNSCEAR)之追蹤報告,顯示即使是車諾比之核子災變,直接或間接因輻射而造成的死亡為57(:WHO報告顯示少於50),而非環保人士所宣稱超過成百萬的人受到輻射傷害的威脅。2011年福島事故則沒有任何一人因超輻射暴露而死亡的案例,WHO 2013年出版報告顯示福島居民得癌症的風險並沒有顯著地增加。

sshot-3  

 

高放射核廢料之處置

影片中採訪了阿崗諾國家實驗室整體性快滋生反應器的專案經理及工程師,談及有關高階核廢料(或用過核燃料)之處理問題,證實在技術上可以達到核能安全及處理過核燃料,加上核能發電所產生的廢料量遠遠低於化燃料排放溫室氣體量,只要能找到適當地點做最終處置,影響環境的範圍極為有限。世界主要核能國家也正在合作開發第四代反應器及用過核燃料再利用的技術,來處理難解的核發料問題。話雖如此,美國自從卡特前總統因考量核子擴散問題,宣布無限期放棄用過核燃料再處理,柯林頓前總統則是中止了整體性快滋生反應器計畫,使得美國本身已開發之技術,無法運用在美國國境內,故Stone導演也強調,他與片中支持核能的環保人士,事實上更支持開發核能技術,來好好運用核燃料中蘊藏可供數個世紀之久的能量,這實則需要美國政府主政部門善加研究,如何能在兼顧反核子擴散、能源使用需求、生態環境保護上,取得平衡點並加以開發運用,達到造福人民的目的,否則就會落入反核團體Beyond Nuclear所宣稱的:「核能不過是個破碎的承諾(broken promise)」。

 

選擇,是一個賭注,也是一個機會

本片以事實為根據(fact-based)、數據為立論的方式,來呈現今天所面臨環境變遷及全球暖化的現象,而非只是情感式的訴求。在人們持續追求生活水準提升的狀況下,能源的需求只會繼續擴大上升,但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亦是所有人們的共識,諸如:「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別讓地球再流淚」、「青山長在綠水長流」等環保標語令人朗朗上口,可是在全球能源使用的種類選擇方面,會不會因為堅持所謂再生乾淨能源,反而製造更多的污染及碳放排呢?片中提到美國自1980年代開始反核後,許多電廠改採化石燃料,製造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量,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後,日本及德國停止關閉部分核能電廠而啟用燃媒或燃氣電廠(日本僅留兩部機組運轉),除成本大幅增加外,已明顯地造成碳排放量的提升,與1997各國簽訂東京議定書,把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低於1990年排放量18%之目標,距離更為遙遠了。

sshot-1  

電影中也出現不少落後地區民眾的生活情形,因為能分配使用的能源或電力極少,在這種貧窮的狀況之下,他們才是綠色生活的一群人。可是並不能因此而抹煞人們脫離貧窮並追求更好生活的決心。Stone導演在巴西一處公寓附近,拍攝下家家戶戶都想要使用電力,整個街道上被密密麻麻的電線,好像蜘蛛網般地纏繞著,Stewart Brand在一場由Google主辦的訪談中便指出,當類似巴西或巴基斯坦較為偏遠落後的地區,穩定的電力供應是極為重要的,當電力無虞的的時候,才能提供較好的教育和醫療服務,並能改善人們的生活。

種種現實與理念的拉鋸,讓我們更加需要思考什麼才是真永續經營的乾淨能源。Stone導演等人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分享各人自身對各種環境議題的思考層面,至終肯定核能是可以兼顧未來能源需求及保護地球環境的選項。在社會大眾對台灣能源選擇尚有諸多異言的這個時刻,正好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了解替我們生活帶來發展的"能源"究竟是甚麼?他們有甚麼優點,又有甚麼缺點。選擇是在經過比較之後才會出現的產物,那也許不是個the best,但肯定會是個the better。 

 

影片人物介紹

sshot-4  

導演:Robert Stone

簡介:

以拍攝環保紀錄片聞名,1988年曾因反核武電影《Radio Bikini》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導演提名,此紀錄片主要描述美國核彈對於環太平洋居民以及美國軍人所造成之傷害。近年因瞭解核能可能為解決地球暖化及氣候變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而轉變態度,Stone導演拍攝《Pandora’s Promises 》核能紀錄片,希望藉由該片使大眾清楚瞭解核能相關知識並解開一般民眾對核能的誤解,並試圖向世人表達出以下概念:當你終於了解你並不懂核能時,你會怎麼辦?影片並透過許多原本立場為反核,但最後轉變為擁核的環境學家的論述,表達其擁核的理念。Robert Stone原本也認為核能是邪惡與危險的,但他也跟參與此紀錄片的許多環境學者一樣,眼見全球氣候正巨幅的惡化,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加上受到Mark Lynas著作的影響,他體認到應該起身離開舒適圈並重新思考核能的議題。他指出,假若核能不產生溫室氣體,假若我們在2050年需要消耗比現在多三倍數量的能源,那麼核能已經變成不可忽視的考量。

擁核論訴:

1.全球440座核電廠製造的核廢料所造成的汙染還不如其他工業所造成之重金屬汙染來的嚴重。

2.Robert Stone對於車諾比核災所發生的情況應到遺憾,但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核輻射對其後代的健康有產生變異的影響。相反的,科學家研究指出對於核輻射害怕之心理因素較有可能   是影響健康的主因。

3.反核人士具有堅定不移之信念,認為再生能源在未來是可以充分替代核能,然以現況而論,風力與太陽能僅能提供全球不到2%電力需求,所以我們未來仍然需要核能。

 

sshot-5  

Mark Lynas

簡介:

英國的環保人士,兼具記者及作家的身分,並具有多篇著作論述與氣候變遷相關之環保議題。2007年一月,他發表了一本著作「Six Degrees: Our Future on a Hotter Planet」,描述全球生態系統之暖化與普遍性的溫度上升,2008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亦將其記錄成影片。2010年,他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Why We Greens Keep Getting It Wrong」,來訴說其感到過去所堅信之各種理念正走向錯誤的方向。其中關於核能方面,他認為環保團體所建議的廢除核能發展,為加速氣候改變的原因之一。2011年七月,他在英國再次發表了一本著作「The God Species: How the Planet Can Survive the Age of Humans」,論述全球人口暴增與工業化已導致環境汙染,而各國大量採礦並使用化石燃料促使地球已進入「人類世(Anthropocene)(指人類活動對氣候及生態系統造成全球影響的時期)。他並因此提出多項改善方向,其中一點便是運用核能以降低碳排放量並減少環境衝擊。2012年一月,他發表了一篇文章「In Defence of Nuclear Power」,闡述核能提供英國大部分的低碳電力,並可減少4千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13年七月發表「the Kindle Single ebook Nuclear 2.0: Why a green future needs nuclear power」,為什麼綠能未來需要核能?

 

sshot-6  

Michael Shellenberger

簡介:

美國環保團體The Breakingthrough Institute之創辦人,本身是一名作家,主要論述環保政策。2004年,ShellenbergerNordhaus共同著作了一篇具爭議性的文章「The Death of Environmentalism: Global Warming Politics in a Post-Environmental World」,指出環保的理念終將因無法解決氣候變遷而死亡,同時將伴隨著新政治局面的重生。2007年,在兩人共同著作「Break Through: From the Death of Environmentalism to the Politics of Possibility」的書中,用後環境政治的角度,主張應將焦點從環境保育轉向科技創新以營造新經濟局面。他們的著作主要論述氣候變遷,能源革新與政治變化三者之交互效應,也主張碳交易制度終將因為過分聚焦於提高燃料價格而非著重科技創新而失敗。因此他們的立場也與聯合國能源政策之架構相呼應,著重在能源創新與污染控制方面,此也暗示其對核能之立場表示認同。Michael Shellenberger及另一位該團體共創辦人Ted Nordhaus長期以來認為核能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能提供穩定大量電力的能源。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廠需要大量空曠平原,反而可能造成綠地及森林的減少。另外,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效率均不及核能發電,Shellenberger主張核能是解決美國能源問題最安全、最乾淨的方法。

 

sshot-7  

Stewart Brand

簡介:

早期成長過程中受到二次世界大戰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災難現場的影響,以及小時候躲核子防空洞之空襲演練,對核能使用產生厭惡感,談起核能就立即想起武器而不是能源。Brand同時是一個很反叛的人,從小就參與了環境運動,並且終身都熱衷於環保運動。Stewart Brand被視為19601970年代之環保運動巨人,也是著名雜誌《地球概覽》(The Whole Earth Catalog)總編輯。該期刊成為了當年嬉皮士運動的一個重要的刊物。其後創辦了WELL、「全球商業網路」(Global Business Network)、「今日永存基金會」(Longnow Foundation)等機構。Brand寫過的書包括《地球的法則》、《萬年鐘傳奇》、《建築是如何思考的》等。近年來,Brand在他著作之《地球法則---環保實用主義者的宣言》(Whole Earth Discipline: An Ecopragmatist Manifest)提出四項引起爭議的環境趨勢主張,包括主張核能為潔淨能源、城市將會是未來最環保的居住型態、基因工程將可復育已滅絕之物種進而恢復生態及地球工程或氣候工程將有效解決地球暖化問題及氣候變遷問題。Brand所主張之環保觀念與傳統環保學家不同,Brand 在書中也強調,既然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無法回到農耕時代,如何運用高科技及創新技術解決已存在的環境問題才是最重要的。2000年時,Brand在一個偶然機會,到雅卡山山區的沙漠(美國計劃用來儲存核廢料地點)參觀。美國政府花了100多億美金,用極其昂貴的實驗企圖證明這個地方在未來1萬年內都可以絕對「安全」。他發現,處理核電廠廢料的作法,其實是相當安全的。而過去存放全國核廢料的地區有因核廢料而肇生問題嗎?答案是:沒有。美國 TED 曾經在2010 年舉辦過核能辯論會, Stewart Brand代表擁核方提出了幾個觀點:

1.人類需要穩定供應的能源,但目前的再生能源都還無法穩定供應。

2.發展了四十年的核能製造的廢物比目前的主要發電消耗品煤炭還少很多。

3.再生能源,如風力或太陽能,都需要很大的腹地來產生電力。

 

sshot-8  

Richard Rhodes

簡介:

美國記者、歷史學家和作家。自由派民主黨的背景,有許多核武方面的著作。Rhodes對於核能武器發展史有深入研究,並反對核武之使用或軍備競賽,但Rhodes也主張核能將能有效解決能源問題。Richard Rhodes1988年以《原子彈誕生史》(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一書獲得普利茲獎,除該書之外,Rhodes1996年出版《暗日:氫彈的問世》(Dark Sun: The Making of the Hydrogen Bomb)詳談氫彈的歷史及美蘇之間的核武競賽,2007年著《愚蠢的兵工廠:核能軍備競賽史》(Arsenals of Folly: The Making of the Nuclear Arms Race)敘述冷戰結束後漸高升的核子危機以及解決之道,三本著作構成Rhodes知名的核歷史三部曲。2010年出版《核彈的黎明(The Twilight of the Bombs)》透過檢視歷史,讓讀者認清有哪些政策可以確實降低核子威脅;又有哪些政策只會火上加油。多年前其幫國家雜誌撰寫關於核能的危險性。當時其有一個普世的觀點:核能絕對是很糟的,但在與核能發展先驅的物理學家對話與詳盡闡釋後,改變了Rhodes觀點。車諾比核電廠爆炸引起巨大的後果,Rhodes一直追蹤國際上負責研究輻射的專家,還有年年調查的腫瘤醫學報告,結果發現輻射對人類的傷害其實並不如想像中大。

 

sshot-9  

Gwyneth Cravens

簡介:

美國小說家和新聞工作者。Cravens1980年代住在長島東部,當時有核電廠計畫要在當地興建,因當時正值三浬島核災事發不久,Cravens首先想到的是,這些洩漏的核輻射會不會飄到紐約來傷害其女兒?並因此加入環保人士之抗議,要求停止Shoreham核電廠運轉,過去反核立場相當堅決。原本堅決反對核能發電的Cravens,在與國際知名的核能安全倡導者Dr. Rip Anderson同行,從鈾礦提煉廠到核子潛艇、從核能實驗室到核能電廠,從核廢料中心到地底鈾礦儲藏庫,一路上Anderson回答了Cravens的每一個問題,同時也談及能源政策的近程和遠程影響,Cravens在與科學家深入晤談,親身造訪,實際了解核能後,認為:

1.診所、學校、冷藏設備等都得依賴電力,只要取得電力,就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

2.美國燃燒石化燃料之電廠每年排放之懸浮粒就奪走1.3萬人性命。全球每年則有300萬人死於石化燃料電廠造成的空氣汙染。

3.美國迄今沒有發生過任何因商用核反應爐而死亡的個案。反核人士極力要廢止的佛蒙特洋基核電廠,抗議者不斷重申該電廠造成公共健康問題,但事實卻不然。

2007年出版的「核能救地球(Power to Save the World: The Truth about Nuclear Energy)」,指出核能為安全的能源,且為解決氣候變遷之所需能源。

 

sshot-10  

Len Koch (Leonard Koch)

簡介:

一位核反應爐研發工程師,同時也是長期致力於核能電力科學研究發展的先驅。Koch1948年加入Argonne國家實驗室時,有機會直接參與了一號實驗性滋生反應爐(Experimental Breeder Reactor-I, EBR-I)的建造與啟動,隨後他成為二號實驗滋生反應爐(EBR-II)研發工作的專案經理。1973年他離開Argonne國家實驗室並加入伊利諾電力公司(Illinois Power Company),參與該公司預備開展的柯林頓核電廠(Clinton Nuclear Power Plant)建造工作,隨後他成為該電廠副總裁至1983年退休。Leonard Koch至今仍然相信快滋生反應爐(Fast Breeder Reactor)將是未來最重要的能源供應來源。Leonard Koch2012年獲美國核能學會(American Nuclear Society)頒發W. Bennett Lewis榮譽獎項,表彰他一生在核電研究發展上的貢獻。

 

sshot-11  

Charles Till

簡介:

一位核反應爐物理學家,在1960年於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或工程博士學位。1963年加入Argonne國家實驗室直至1998年退休。他的職業生涯專注於快滋生反應爐(Fast Breeder Reactor)的研究上。於美國公共電視網(PBS)的訪問中表示,再生能源並非解決人類未來能源需求問題的答案,核能方為未來最佳電力來源選擇。美國在1994年決定停止整合式快滋生反應爐(Integral Fast Reactor, IFR)的研發,Dr. Till於該年亦獲頒Walker Cisler獎章表彰其於IFR研究上的貢獻。

 

 

 

 

 

 

 

 

 

 

 

 

 

 

 

 

導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東北角樂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