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1983年
福隆南方郊區的荖蘭山山腰上
心道法師輾轉來此閉關修行
苦修中,鑒於對「無生之生」的深刻頓悟
遂以「靈鷲山無生道場」為名
展開普門利生的志業。
「無生」是指人的本來面目、覺性沒有生死之意,也是佛教徒追求的涅槃境界。
「道場」原指佛陀成道的金剛座,也泛指佛教弘法修行的所在。
座落台灣東北角風景線上
靈鷲山依山傍海,視野開闊而遼遠
可眺望福隆海岸及太平洋
此處是「聖山寺金佛園區」重建計畫的預定地
未來將供奉三尊經當今泰國國王應准鎔鑄的十四世紀素可泰王朝的國寶金佛—「成功佛」、「圓滿佛」、「平安佛」。
從荖蘭山的入山道路,一路挺進直達靈鷲山無生道場
這裡有四大名山道場
環山朝山步道圍繞總本山所在地
在這,眼前是紅瓦石屋
山間林道裡的石板路
青斗石雕的五百羅漢,石砌舍利塔林
以及來自斯里蘭卡的摩訶菩提聖樹幼苗、緬甸白玉石佛像等聖物
點綴在自然壯闊、純樸寧靜的山海之巔
靈鷲山成為了北台灣福隆一帶的心靈地標,東北角心靈休憩與宗教藝術人文的參訪勝地。
只要是風和日麗的日子
在龍門工區內抬頭仰望
就能看見靈鷲山無生道場
因為和白雲的高度一樣
所以在烏雲密布的陰天裡
在濃濃霧境之中的靈鷲山
顯得莊嚴又神祕。
近三十年的鄰居
很少有人知道它與龍門的互動是很溫暖的
在現今外界不友善的眼光下
依然願意來到龍門廠區內辦理法會祈求平安
希望能修補在這工作的人們的心靈
這是慈悲心。
我們都喜愛這片土地
在這裡用心敬業讓龍門電廠為台灣提供質優價廉的電力
我們深信
我們在做對大眾有利的事情!
◎靈鷲山參觀地圖
參考資訊 :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