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善意
大大的感動
分享的愛
是世界上最閃亮美麗的寶石
這是一個轉貼分享的故事---
客棧,顧名思義就是提供吃飯的地方。
而咱們的龍門工地也開了一間:龍門客棧。
龍門客棧這回啊~要請育幼院的小朋友們吃飯!
約莫半年多前,我鄉下的媽媽將自家栽種的青菜送到育幼院去。
適逢中午用餐時間,院方便邀請母親跟孩子們一同共進午餐。
小朋友輕聲地跟母親耳語:「阿嬤我跟妳說喔,最近廚房有好多好多白米喔!好好喔~現在我可以想吃幾碗飯
就吃幾碗飯耶!」
母親笑說:「你不是天天都吃很飽?小心吃那麼多變成小胖子囉!」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阿嬷,之前我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在被窩裡都可以聽到肚子咕咕叫的怪聲音耶!
我問隔壁的哥哥怎麼會有這種奇怪的聲音?哥哥說那是因為飯不夠沒吃飽肚子餓。」
母親看到孩子們捧著熱騰騰的白飯一臉滿足的樣子,內心相當心疼這些無依無靠的孤兒。
有個兩歲的糖糖(化名),走路還搖搖晃晃的,一出生尚未斷臍,就在深夜裡被丟棄在育幼院的門口。
還有一個十歲的佳佳(化名),在三歲那年父母親意外身亡,由年邁祖母獨自撫養
祖母羸弱多病靠撿回收勉強糊口,也終至累垮撒手人寰,就這樣佳佳來到了育幼院。
育幼院的孩子們,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卻都有著令人鼻酸悽涼的故事。
這些貧苦幼童孤苦伶仃,少了父母親的關愛呵護,成長自是坎坷。
育幼院的院長說:「近年來景氣不好,捐款也少,資源貧乏,各項開支緊縮,苦了這些孩子們!」
孩子們猶如一粒種子,需要充沛的養分供給和溫暖的陽光照顧。
於是,一個小小念頭悄然而生,龍門客棧便開張了!
為配合國家長期經濟建設發展需要,使供電系統更為經濟可靠,並期能達到能源多元化的政策目標
台灣電力公司奉政府核定於新北市貢寮區興建龍門核能發電廠,以提供社會大眾質優價廉之電力
這就是核能四廠第一、二號機發電計畫,也稱為龍門計畫
是台灣工程史上,一個涵蓋「政治、經濟、外交、環保...」等領域間互動牽連的重大工程
自民國69年提案,民國88年3月17日正式動工。
我們是一群在龍門計畫工地工作的人,所以同仁們發起的捐米活動,我們稱之為龍門客棧。
當同仁們知道育幼院的狀況後,紛紛加入我們這個龍門客棧,慷慨解囊,踴躍捐米。
每個月大家出錢出力,經由白米產地直接從農會出米送至育幼院
無須經過層層盤商,相同的金額可以購買更多的白米給孩子們。
常常我都可以聽到同仁熱情的聲音:「夠嗎?夠嗎?我還可以再加碼!」
感謝核技處的一位課長大愛發起長期捐米活動,核技處的夥伴們愛心接續,龍門客棧讓育幼院不至斷炊。
一份單純的心意,就是要讓孩子們吃飽!
在台電面臨再生能源、節能減碳及電價等議題時,龍門計畫遭受到外界的巨大反彈聲浪
而龍門人仍然在工作崗位上盡忠職守認真負責,更是愛心滿溢回饋社會。
感謝龍門客棧的夥伴們在寒冬中送溫暖!
孩子們要我轉達各位:「謝謝親愛的叔叔阿姨捐白米,讓我們吃飽飽!」
人間有溫情~
因為龍門客棧,讓育幼院裡孩子們的肚子,不再咕嚕咕嚕地叫了!
龍門客棧配送的白米
每到用餐時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刻了!
謝謝親愛的叔叔阿姨捐白米,讓我們吃飽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