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了解
所以反對
才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自台電於1980年提出興建核四計畫後
核四(龍門)即註定成為台灣歷史中的一頁
走進廠區內
幾乎等同18座大安森林公園的諾大佔地
即震懾了所有第一次來訪的眼睛
在這裡
小從工作習慣規範大至廠房機械建製
一切井然有序
即使目前燃料棒仍尚未正式裝填
王廠長伯輝 : 核四(龍門)蓋的好就是民眾資產
清大核工所碩士,深具核能施工、檢驗及工程管理專長與經驗
陪伴核四(龍門電廠)12年的王廠長表示
建廠初、中期確實有很多缺失
但現在皆都在嚴謹的安全檢驗下一一逐步處理
6月正式駐廠的經濟部核四安全檢測小組目前所發現的缺失
幾乎100%都是之前就在廠內追蹤的問題
由此可知先前的檢測工作品質的可信賴度為何
此外
廠長也表示,電廠蓋的好,就是大眾的資產
一旦運轉後,也就不必再擔心國際能源上漲所帶來的經濟問題。
一個設計完整,加上嚴格安檢的電廠
沒有道理不讓它為台灣盡一份力
廠長如此語重心長的說...
安檢小組黃允中 : 當放大鏡幫核四廠找問題
在核二廠擔任值班主任,有28年核能機組運轉經驗
並領有沸水式反應器高級運轉員執照
只因感念台電的照顧
黃組長自願到核四擔任安檢小組的工作
要當放大鏡幫核四找問題。
目前負責21個系統的黃組長表示
核四系統雖龐雜,但都有詳細又完整的規範
以嚴謹挑剔的態度來檢視系統並修正缺失
讓電廠在安全狀況下進入可運轉階段
是安檢小組的目標
也是他個人的目標
黃組長表示,他的家離核四廠比大多數人都近
發生問題一定逃不掉
所以大眾可以放心
因為他一定會用最高標準來監督核四工程
廖御君 : 測試過程非常嚴謹,品質是可以保證的
曾擔任測試主持人的御君很了解測試的流程
她說每一步都是依據程序書來作業
還要簽名負責
在這樣嚴謹的把關下
測試的品質是可以保證的
不如外界所傳
核四其實是集合了全球最優良的核電設備
在界面的功能與安全性
電廠做了非常多的測試
只要有不確定的部分,都會列為增加的測試項目
如此以確保運作的安全性
去年才在基隆置產的她
用行動來表示自己對核四安全性的信心。
之前的反核聲浪
讓御君抗拒穿制服出現在電廠外
但看到老台電人對公司向心力是那麼的強烈後
讓她開始反思或許該克服障礙了
趙永琦 : 台灣沒有任何自有能源,這是大家應該要深思的問題
因自認在工作上的專業不足
而前往法國研習兩年核能相關課程的永琦
去年帶著全新的自己再度加入龍門工程行列
面對這段時間關於核能發展與否的沸沸揚揚
她從另一角度反思問題
沒有自有能源的台灣
在未來的不管經濟還是人民生活型態的發展上
會需要面臨甚麼樣的挑戰?
無論年底公投的結果如何
全民都得要共同承擔結果
所以或許這樣的問題才是大家應該要深思的
"按了電源開關後,台電有曾經讓你失望過嗎?"
在永琦心裡,她認為台電真正的績效並不是在財報上呈現的盈虧數字
而是30多年來
台電為全民大眾生活努力的精神
廠房小資訊:
1.進入反應器廠房前,要經過洗鞋機,確保沒有塵土進入廠房。
2.廠房設計為負壓空間,以防空氣受到汙染時會外洩。
3.反應器廠房是鋼筋混泥土建構成的"圍阻體",其他有輻射外洩可能性的廠房外圍也建有"屏蔽牆"。
4.冷卻反應器的主要水源---抽水機房,外側設有可擋最大波高8.07公尺海嘯的防坡堤。
5.每個抽水泵浦設備都設有獨立水密門,海嘯來襲,並不會影響抽水作業。
6.廠區最高處的生水池有4.8噸儲水,必要時能即時供水至反應爐。
7.冷卻水排放管路設計以潛盾工法,興建地下暗渠,將水引至離岸800公尺,水深11公尺處排放。